公園、綠化帶出現桃膠?專家:不要採 不要吃
最近,有不少市民發現,小區綠化帶、城市公園等戶外場地的桃樹“流淚”了,一塊塊黃褐色、晶瑩剔透的物體凝結在樹枝上,呈透明或半透明質地。不少人好奇,綠化帶裡桃樹產生的膠狀物質是不是就是日常生活中購買的桃膠?不少網友也留言詢問綠化帶中的膠狀物質是否能夠食用。針對市民關心的問題,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
最近“桃膠”火了。不少市民驚喜地發現,上下班的路上和家附近的公園裡,不少桃樹的枝干上都凝結出了半透明、黃褐色的膠狀物,晶瑩剔透的樣子和日常生活中購買的桃膠如出一轍。
不僅是成都,記者在網上搜索發現,最近全國各地不少地方的桃樹都出現了“流膠”的情況。面對這些挂滿枝頭的“野生”桃膠,很多網友都忍不住上手採摘,准備帶回家熬煮燉湯。甚至有人在網上分享了相關的“打野”攻略和食用指南,對能採到桃膠的公園地址與桃膠相關的菜譜進行了梳理。
有人興致滿滿出發摘桃膠,但也有人疑惑公園裡桃樹“長”出的膠質物和平日裡購買的桃膠真的是一個東西嗎?從公園中直接採摘回家吃,真的沒問題嗎?
記者了解到,實際上,公園、綠化帶中的桃膠成分和日常購買的桃膠大同小異,唯一的區別是購買的桃膠一般經過人工篩選、浸泡、去雜質等加工工序,才得以售賣。但正因為這些工序的存在,也成為了不建議大家直接採摘公園中的桃膠食用的原因。
“野生桃膠沒有經過處理,存在很多雜質,因此不建議大家食用。”成都市第七人民醫院中醫科&中西醫結合科主治中醫師楊馥瑜介紹,成都這兩天天氣潮濕,很多樹上的桃膠容易發霉,滋生細菌。加上平時養護部門對樹木進行養護時會噴洒農藥,吃了“野生”桃膠可能會中毒或者影響胃腸道。
據了解,中醫裡桃膠具有和血、通淋、止痢、生津的作用,而現代醫學研究表明桃膠的主要成分有半乳糖、葡萄糖、脂肪、蛋白質等物質,可以幫助調和氣血。(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胡瑰瑋 文/圖)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