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松香 > 2024黔东南苗族非遗文化研学活动圆满落幕

2024黔东南苗族非遗文化研学活动圆满落幕

aaron2024-12-22 00:47:03松香10
热塑性弹性体

  10月20日至25日,2024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知行贵州”丝绸之路青年交流计划—文化贵州:黔东南苗族非遗文化研学活动在贵州省黔东南州举行。来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22名泰国师生走进被世界保护乡土文化基金会列为全球十个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圈之一的贵州黔东南,通过实地游览和学习体验,品味贵州的文化底蕴,开启丰富多彩的“知行贵州”之旅。

  国际青年学生们首先参观了凯里学院苗侗博物馆,了解了苗族的起源和发展、苗族人民的风俗和习惯,从精美的苗族服饰、独特的苗族建筑和苗族医药等方面了解了苗族文化的无穷魅力。此外,还聆听了苗族文化讲座和汉语言文学课,通过专家教授的悉心讲解,一座座秀丽的苗岭山川、一声声悠扬动听的苗族古歌、一幅幅古老神秘的民族画卷在眼前浮现,多彩贵州锦绣黔东南的奇与美令人赞叹。

2024黔东南苗族非遗文化研学活动圆满落幕

  “知行贵州”之旅还带领国际青年学生们走进苗族村寨,实地学习苗族蜡染技艺、反排木鼓舞、古法造纸等古老而神秘的艺术,近距离体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感受苗族人民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蜡染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民间传统印染工艺之一,早在秦汉时期,苗族人民就已掌握了蜡染技术,苗族妇女自己栽靛植棉、纺纱织布、画蜡挑秀、浸染剪裁,代代传承。在苗族蜡染研培基地,国际青年学生们向非遗传承人们学习了苗族蜡染的制作技艺,从画蜡到浸染,学生们一笔一划认真学习,亲手制作出了属于自己的蜡染服饰,心里满是劳作之后的喜悦之情。

  在西江千户苗寨,国际青年学生们不仅游览了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欣赏了气势恢宏的吊脚楼、层层叠叠的梯田、连绵不绝的山峦等旖旎风光,还身临其境感受了苗族节日、银饰、歌舞及其遗风古俗等人文魅力。

  在“中国古法造纸之乡”丹寨石桥村,学生们学习了古法造纸技艺,用构皮麻作原料,添加滑药制作成白皮纸,放上花草,经过日晒,制作成了一张张花草纸。在研学过程中,他们通过参观、讲座、游览、体验等方式,沉浸式感受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苗族非遗文化的精妙绝伦,带着对苗族文化的热爱和满满的收获结束了此次“知行贵州”之旅。

  来自泰国诗琳通公主皇家中学的老师雨婷说:“非常高兴来到中国贵州参加此次‘知行贵州’的活动,在一个星期的研学中,我爱上了苗族文化、爱上了贵州黔东南,谢谢凯里学院为我们准备的研学课程,希望今后能与中国学生多多交流,共同搭建两国友谊的桥梁,为双方进一步合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10月25日的闭幕式上,凯里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院长谢贵华为22名研学师生颁发了结业证书,也为2024“知行贵州”丝绸之路青年交流计划—文化贵州:黔东南苗族非遗文化研学活动画上了圆满句号。

  凯里学院助力黔东南州“三千两村”地区旅游从业人员英语口语能力提升培训及地区标识语英译标准化工作

热塑性弹性体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AI创作、互联网收集,请查看免责申明

本文链接:https://www.wvchemicalgroup.com/post/33036.html

标签: 松香和蜡胶
分享给朋友: